汇聚慈善力量,深耕扶持民生兜底保障项目 ——第六届广州市福彩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暨2020年网络筹款大赛收官

来源:慈善公益报 2021-03-24 10:54:44
第六届广州市福彩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暨2020年网络筹款大赛日前圆满收官。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希文 通讯员 王梦华)第六届广州市福彩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暨2020年网络筹款大赛日前圆满收官。大赛由广州市慈善会和广州市广益联合募捐发展中心共同主办,广州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冠名支持,在广州市内选拔资助30个“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的优质公益慈善项目。经过3个月角逐,30个项目共筹得善款491万元,单个项目最高筹款超过157万元,受益人群超过3万人。

大赛期间,主办方直接提供160万元筹款配捐资金与机构奖励资金,同时提供附加价值超过40万元的资源支持,从媒体传播、文创产品提供、专业能力建设、线上筹款平台专栏开设、线下活动场景搭建、资金资助、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促进每个参赛项目与每个参赛组织的成长。

筹款黑马慧基金,利用已有资源布战局

今年的筹款黑马广州市慧基金慈善基金会(下称“慧基金”),围绕疾病救助、扶贫济困为中心,开展暖守行动,守护“健康梦想”微笑计划、一顿饭的陪伴、CPR救援计划等公益慈善项目,通过链接企业和学校资源,首年参与便筹集公众善款100余万元,加上广州市慈善会及企业配捐资金近50万元,累计筹款总额超157万元,直接受益约2万人。

慧基金是于2019年5月设立的非公募性基金会,专注于推动养生养老事业、健康促进、社区服务、教育创新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严健表示,他们“2020年才算正式开始运营”。虽是初创型基金会,团队仅寥寥数人,但全职的几位员工包括理事会成员皆是“公益圈老人”,要么有多年的公益慈善组织从业经验,要么长期关注参与公益慈善。从2020年5月起,他们就已经开始谋划布局。“今年在公众筹款上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充分利用手上已有的资源,以企业捐赠为主,公众捐赠为辅。”他们设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寻找企业或大额捐赠人参与定向捐赠。除了基金会员工、理事开展行动以外,他们还联合社工站、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公益慈善学院师生等组成6支爱心团队,在广州、清远、东莞等地展开行动。

作为一家刚起步的基金会,慧基金的许多项目是在正式运营后才“新鲜出炉”。在项目设计之初,慧基金便已考虑结合企业CSR需求,方便后续合作开展。2020年,慧基金发起“暖守行动”项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社区防疫一线人员提供午餐。项目发起前,慧基金了解到广州链家的需求,他们也想开展社区服务,但缺乏渠道。在此背景下,慧基金设立“暖守行动”项目并积极拉动广州链家参与。可喜的是,广州链家与慧基金“一拍即合”,高度支持,不仅出资,还出人出力,在疫情期间发动了不少员工参与到午餐派送中。此外,慧基金还根据广州链家企业员工特点发起了捐步行动。其中,“暖守行动”项目发动了广州链家54支门店队伍,1929人参与,累计捐出3390万步。

2020年“99公益日”期间,慧基金带着“暖守行动”项目参与了广州市慈善会发起的为期3天的“善城汇爱”活动。首年参与便筹集公众善款100余万元。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公益慈善学院是广东首家全日制公益慈善学院,慧基金与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日常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慈善实践机会。慧基金的一大特色是联合学院学生开展“5+3公益慈善项目”实习实训,通过来自学院、基金会或社工机构的3个导师带领5个学生参与一个慈善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慈善实践。在去年99公益日活动期间,每到早上9点,学生们便在导师辅导下展开筹款行动,一边在线上通过朋友圈、微信群聊等宣传项目及筹款,一边在线下场地组织开展义卖。期间,“思诚书院”团队共发动了690人次参与一起捐行动,成为学院的学生们发挥日常所学的一次实践机会。

关注乡村留守儿童,一颗“红种子”不断生根发芽

39c78669457fe9a30dff8d3c3c2feb6a.jpg


在广州首趟慈善专列有轨电车车厢里,一群背着尤克里里(夏威夷小吉他)的小孩欢快地唱着《幸福拍手歌》。其中一个表演者叫金莎,来自广州增城市七境村。金莎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是个腼腆内敛的女孩,但这一次,她自信地在大家面前表演。广州市荔湾区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萤火虫公益”)的团队成员,依然记得三年前有轨电车的那次公益快闪活动。那天,他们看到了七境村留守儿童的变化,也看到了一把小吉他为乡村孩子带来的成长。

2014年,“萤火虫”公益团队在增城区七境村发起了“红种子”项目,志愿者在村里筹建了一间“幸福小屋”,还开展了一系列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活动。之后,项目关注的群体从儿童扩展到长者、乡村留守妇女,服务范围也从一条村拓展到六条村。历经升级,2020年项目更名为“红种子的守望”,项目负责人冯绮霞说:“希望这颗‘红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将城乡困难群体互助帮扶带到更远的地方。

金莎来自广州市增城区七境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在农村,没有兴趣班,课余时间金莎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围着村子转。2014年,“红种子”项目走进七境村,筹建了“幸福小屋”。2016年,项目组在村里开展“音乐伴我成长——音乐进乡村”项目,志愿者给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把小吉他。那是金莎第一次接触这款乐器,后来,她才知道那叫做尤克里里,四根弦可以弹奏出各式各样的曲子。

第一次学,金莎就“上了瘾”,有时上课的老师还没到,她就到了。参与过教学的志愿者梁燕梅记得,她第一次见到金莎时,这个孩子比较腼腆,除了上课很少主动找她交流。慢慢接触下来,她发现金莎弹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自信。2018年,梁燕梅带着金莎和几个村里的小孩参加广州市首趟慈善专列有轨电车公益快闪活动,在电车车厢里进行“快闪”表演。面对陌生的观众,金莎自信地给大家做自我介绍,欢快地弹唱着《幸福拍手歌》。表演结束,有乘客好奇这是什么乐器,金莎热情地给大家介绍起尤克里里。金莎的表现让梁燕梅意外,最初在教室里面对熟悉的小伙伴时金莎还会紧张,后来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人表演,她一唱起歌就不紧张了。如今,金莎上了初三,还加入了学校的艺术团。有时,“幸福小屋”开展音乐课堂,她还会来充当“小老师”,教低年级的小朋友弹尤克里里。

金莎不是个例,在七境村还有许多这样的留守儿童。七境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北部,曾是东江纵队第三支队三团的联络点。村子下辖21个村,总人口约4000人,很多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可以做什么?如何长期有效地帮助他们?2014年,冯绮霞带头在七境村发起“红种子”项目,项目最初将村里的东江纵队联络点改建成一座“幸福小屋”,120平方米,两房一厅。“幸福小屋”建起来后,志愿者常常到村里开办活动,在课余时间为乡村的小孩带来第二课堂,暑假还会组织大学生前来支教。其中子项目“音乐伴我成长——音乐进乡村”受到村里儿童的热捧。这个项目从广州市区邀请擅长乐器的志愿者定期进村,在“幸福小屋”给儿童开展音乐课堂。“我们希望培养小朋友的兴趣,带他们到外面表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冯绮霞说。

结合村子的红色文化,2018年,“红种子”项目组在村里组建了一支七境红色志愿宣讲队,由村里一名老党员、一名长者和10个小朋友组成。平日,由老党员对小讲解员进行培训,每当有团队进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时,这支宣讲队就会给游客讲解村里的红色文化。来村里办活动的次数多了,有时志愿者还没到,孩子们就围在“幸福小屋”外面等待,看到这样的场景,冯绮霞觉得当初的困扰有了答案。

截至2020年年底,“红种子”项目共获广州市慈善会资助资金近10万元,帮扶了乡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743人次,留守长者133人次,留守村民133人次。来到项目落地的第八年,冯绮霞希望能在更多村子复制七境村的模式,扩建更多的服务基地,让更多的村民受益。同时,她希望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帮扶城乡困难群体的公益活动当中。

 知名动漫IP,为乡村农副产品赋能

200717393699f5a75ebfa8532f32fd42.jpg

广州市越秀区创意产业协会的“品牌塑造 助农脱贫”项目,通过开发农副产品品牌的相关动漫,授权公共服务与动漫产业促进平台打造农副产品品牌化经营的全新商业模式,开阔精准扶贫空间,助力农户规范农副产品的产业链,包含塑造农副产品品牌,借助平台优势联合知名动漫IP,为农副产品赋能,变现流量;同时,建立多渠道推广方式解决农副产品滞销的困境,以此建立符合市场的体系。项目帮扶困难农户直接受益人群近100余人,间接服务农户数1000余人。

上罗鸡心红柿是一款南方的柿子,甜而无核,遇上了动漫IP“我系狮泰隆”这只“南狮”,一拍即合,在北京路直播间上火了起来。上罗村坐落在广州市从化区双凤山下,距离广州市区70多公里。村子昼夜温差大,潺潺溪水终年流淌,滋养了一方水土,孕育出质量上乘的农产品。有着三百年种植历史的鸡心红柿是村里的主要农产品。上罗鸡心红柿无核,肉甜多汁,除了鲜吃,还可以晒成柿子干。

酒香也怕巷子深,2013年,土生土长的上罗青年邱国健回到家乡的村委会管理农业。在和农民打交道过程中,他意识到了村子农产品的短板——没有品牌!2016年,邱国健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想将上罗村的鸡心红柿向外推广,让柿子走出从化。他以“邱校长”的身份经常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用短视频和直播推广上罗村的农产品,慢慢积累了3万多粉丝。但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在摸索打造品牌的路上,邱国健觉得缺乏懂设计、懂做品牌推广的人才。2020年“南柿”和“南狮”相遇,在广州市越秀区创意产业协会“品牌塑造 助农脱贫”公益项目的组织之下,广州市越秀区创意产业协会组织超级IP符号战略设计导师陈东森,“我系狮泰隆”IP主笔、创作总监邓伟聪等团队深入广州周边的田间地头,为优质的农产品打造品牌。

邓伟聪记得,第一次到上罗村就被村子里的直播间吸引了。在青山绿水的乡村里,一间农房的外墙刷成了白色,屋顶刷成了粉色,里面则放置了简单的直播设备。“可能以前农产品给人的感觉是土的,但是邱校长是个年轻的‘90’后,他玩短视频,玩直播,还在村里用民房改造了一间很潮流的直播间。”

交流之间,邱国健说到上罗村的柿子是南方的柿子,又叫作“南柿”,一下激发了邓伟聪的灵感。“上罗村的是南柿,‘我系狮泰隆’是南狮。”一拍即合,两个团队达成了合作,由“我系狮泰隆”代言,做联名农产品。邓伟聪带着团队为上罗村的鸡心红柿设计了品牌规划,还按照邱国健的样子设计了邱校长动漫形象为家乡的农产品代言。

2020年11月,联名农产品正式推出。有一次,一个熟客买了几箱柿子干,看到包装一改从前的土气风格,增添了时尚的动漫元素,说他们的包装很合适送礼,邱国健觉得目的达到了。他对这条品牌规划路线很有信心。“从联名品牌推出到现在,明显感觉越来越多年轻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

解除房屋“定时炸弹”,给广州城区老房子“治病”

6ddb8b4cd48005bc848151c204af56cc.jpg

排查一处隐患,改造一所房子,圆梦一个家庭。在广州越秀区,有一支专门给老旧屋子“看病”的志愿者队伍,全区有270名居家诊疗志愿者,其中86名电工志愿者。这支队伍来自居家安全护耆行动项目,该项目由共青团广州市越秀区委员会主办,光塔街办事处协办,广州市越秀区心秀职业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主要对城区老旧住宅的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家庭的家庭线路、燃气管道、家电使用以及居家消防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安全排查,筛选存在特殊困难家庭开展维修整改工作。2020年,项目升级了服务内容,进行全屋定制改造。

2020年11月,家住越秀区光塔街的黄叔终于解除了家里的“定时炸弹”。此前,黄叔家里的漏电保护开关经常跳闸。经检查发现,家里大部分电线线路老化,绝缘层脆化脱落,布满全屋的电线宛如一个“定时炸弹”。要拆除这个“定时炸弹”,需要将近一万元的费用,黄叔感到很为难。之后,在居家安全护耆行动志愿者的牵线搭桥之下,依托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慈善基金圆梦光塔行动计划,筹集了8000元的维修整改经费。志愿者还上门更新了黄叔全屋的电线,解除了黄叔家里的“定时炸弹”。

农林街独自带着一儿一女的梁姨也赶在了农历新年之前住进了新家……此前,梁姨的丈夫因病去世,梁姨自己也因身体原因无法工作,女儿正是读书的年纪,儿子患有精神疾病,情绪不稳定,一家每个月靠着2200元的低保费维持生活,是社区的重点帮扶家庭。去年7月,居家安全护耆行动的志愿者关注到梁姨一家的情况,上门慰问。梁姨的房子只有48平方米,屋里电线老化,光线昏暗。梁姨将阳台改成一个房间,自己和女儿睡,儿子则睡在客厅。窄小的屋子内没有一个能放下餐桌的空位。11月,志愿团队来到梁姨家,帮她进行全屋改造。志愿团队通过深度家居定制,让屋子空间的布局更人性化,空间利用更合理;还结合适老化的需要,定制了各家居场景的功能细节。如今,进了家门就可以躺在一张灰色的休闲沙发上休息,吃饭有了独立的四人餐桌,整洁干净的厨房装上了天然气灶,多功能双架床最大化利用了房间的空间……这是2021年梁姨一家最好的新年礼物。

从2016年起,共青团广州市越秀区委员会和越秀区消防大队组建“居家安全消防隐患排查”行动,项目最初是针对城区老旧住宅的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家庭的家庭线路、燃气管道、家电使用以及居家消防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安全排查,筛选存在特殊困难家庭开展维修整改工作。2020年,该项目正式向越秀区18个街道推广实施。项目组建完成区级及各街道“居家消防安全诊疗”志愿服务队伍,每个街道完成居家消防安全诊疗不少于100户,全区不少于2000户。同时,项目还对服队伍和内容都进行了升级。关于项目未来发展,广州市越秀区心秀职业志愿者协会总干事黄炜健注意到城区老房子最缺乏的是物业管理模式,“很多安全隐患都是社区缺乏管理管制的,未来,我们希望整合志愿者成立一支社区志愿物业管理队伍,让居民有需要可以直接找志愿者解决。”

据统计,广州市慈善会已连续6年开展广州市福彩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累计资助金额达1593.25万元,共培育了170多个涵盖扶老助孤、特殊群体、重疾救助、特殊群体等领域的优质公益慈善项目。“我们作为广州创建慈善之城的一分子,除了做好助医助学、扶贫济困等基础性慈善服务外,更应敢勇当先发挥资源链接器的作用,让优质慈善项目落地生根并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问题。”广州市慈善会有关负责人说道。

本版图片由广州市慈善会提供

本文为 数央公益(https://www.gongyidaily.com)转载作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数央公益观点。
热门视频 猜你喜欢 收藏最多